中國安防行業通過不懈的努力,較為順利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制定的目標。2016年,我們又發布了安防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了未來五年發展藍圖。本文將回顧一下“十二五”時期中國安防行業發展情況,對“十三五”及未來安防行業發展作些展望和分析,與大家交流。
一、“十二五”中國安防行業發展回顧
“十二五”期間,為了應對影響中國社會安全的突出問題,中國各級政府全面推進平安城市建設,努力推進“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各項建設工作,嚴密防范各類犯罪和恐怖活動,帶動了中國安防市場需求的大量增長;從全球情況看,國際性恐怖活動猖獗,各國對安防技術產品需求日益旺盛。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安防企業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加快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1.產業規模成倍增加
到2015年末,中國安防行業企業發展到3萬余家,從業人員超過150萬人。安防企業年總收入由2010年的2350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4900億元,增長了一倍以上,年均增長15.8%(見下表)。據初步測算,今年中國安防行業總收入將達到5400億元左右。
年 份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總收入(億元) |
2800 |
3280 |
3800 |
4350 |
4900 |
增 長(%) |
19.1 |
17.1 |
15.8 |
14.5 |
12.6 |
“十二五”時期中國安防產業發展狀況
2.龍頭企業迅速崛起
一批骨干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科學管理,全力打造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使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有很大的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如在安防產品制造領域,今年僅??低暫痛笕A股份兩大企業年營銷額將達到500億元左右,約占全行業的9%;另有多家企業銷售額也能達到數十億元的規模。在系統集成施工及運營服務領域,產業集中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形成了一批地域性的龍頭企業,已有上百家企業主營安防收入超億元。在資本市場,目前有20多家安防企業成功登陸A股市場,另有30多家上市集團企業將安防列入了主營業務之一。
3.科技創新步伐加快
中國安防企業始終對科技創新保持很高的投入,全行業科研投入占銷售總收入的5%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處于全國各行業中的領先水平?!笆濉逼陂g,我國安防行業技術研發有長足的進步,高端技術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一是自主研發能力及核心設備的國產化率有了較大提高。如華為開發出的一系列高清、高性能海思芯片廠商開發出芯片,滿足了中、高多檔產品制造的需求,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大華等企業研發的一些核心元器件及機芯設計制造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具有獨立自主產權的SVAC標準獲得了應用,較好地解決了目前視頻監控系統中音視頻編解碼標準互聯互通的問題,填補了安防行業一項空白。
二是安防技術產品、系統性能獲得了全面升級。編解碼技術從H.264向H.265過度,帶動了高清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一些超大規模的聯網平臺技術逐步成熟,平臺架構、軟件及網絡技術和集成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
三是新技術越來越多地在安防領域獲得了應用。如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4G、IT技術等學科技術不斷與傳統安防技術融合,極大推動了數據挖掘分析及智能化等自主創新技術;生物特征識別技術逐步成熟,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一方面作為刑偵鑒定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滿足了政府、行業、企業安全管理及服務的需求;此外,實體防護、電子圍欄、防爆安檢、入侵報警等技術產品也獲得了新的發展。
4.各行應用廣泛深入
在公安應用方面,以實現多級聯網為目標,各級公安機關加快了監控報警共享平臺及報警監控中心建設。目前已基本滿足了各部門、各警種進行情報研判、指揮通信、偵查破案、治安防控、社會管理、反恐防暴、維穩處突、規范執法等工作對視頻圖像信息的需求。圖偵已成為繼刑偵、技偵、網偵技術之后的第四大偵查技術,成為了公安機關偵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重要支撐。
在行業應用方面,許多行業更加注重安全防范與業務整合的整體解決方案,提升了行業安防應用水平,拓展了業務需求。有的實現了行業系統內的大聯網并建設了大型的管理平臺;有的將視頻監控成功地融合運用到業務拓展和管理方面,有效擴大了安防產品的應用空間;有的將視頻監控與入侵報警技術的融合發展,推動了報警運營服務增值與新業態。
在民間應用方面,許多安防企業都推出了家居安防產品品牌。同時與IT、電信運營商聯合拓展,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快速推進民用安防市場,使這一安防領域凸顯了巨大的發展前景,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大。
5.國際貿易快速發展
近年來,國際恐怖事件頻發,由于中國安防企業產品品質的快速提升,國際市場對中國安防產品的需求增長較快。預計到2016年底,中國安防行業約有上千家企業從事出口業務,出口交貨值達到300多億元人民幣,占產品總值的15%左右,其中視頻監控產品占大多數。目前出口的國家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歐美發達國家。中國制造的安防產品在許多國際重大活動、重大賽事、重要事件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年里約奧運會使用的中國視頻監控產品高達90%以上。
6.管理服務不斷提高
政府主管部門適應形勢,轉變理念,積極推進視頻監控立法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探索和建立新的安防行業管理與服務體系;行業協會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推動行業自律與誠信建設,編制行業發展規劃,搭建多種交流平臺,引領安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安防行業標準化工作成果顯著,截止2015年底,共完成了公共安全國家及行業標準165項,為平安城市及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標準化技術支撐;安防檢測和認證機構提升自身實力,規范業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
二、“十三五”主要發展目標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組織各方面專家,經過一年多的調研與編寫,制定和發布了《中國安防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未來5年發展總目標為:促進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品和服務邁向中高端水平,突破一批核心技術瓶頸,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新的跨越:制造業向規?;?、自動化、智能化轉型;技術應用向解決方案系列產品化升級;系統建設向互聯互通、高度集成及多業務融合的方向轉變;管理和服務向規范化、規?;l展;骨干企業向國際化、品牌化邁進。
1.產業發展目標
促進視頻監控、實體防護、防盜報警、防爆安檢、出入口控制業務領域以及生物特征識別、防偽等技術領域企業的全面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逐步提升安防服務業所占比重;逐步落實《中國制造2025規劃》,走出質量高、效益好、結構優的發展新路;積極發展與通信、IT、其他電子制造企業的合作和融合,繁榮安防新業態;支持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分工,明顯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到2020年,安防企業總收入約達8000億元,年增長率10%左右,實現行業增加值2500億元。
2.市場拓展目標
一是繼續深化政府與行業市場應用,拓展民用安防市場,積極探索消費類市場;二是順應并積極推動跨界融合、智慧城市應用,開拓并延伸至新的市場領域,摸索安防建設與運營新的商業與合作模式;三是在市場推廣中縱向下沉縣、鄉鎮,橫向發展邊、遠、偏地區,擴大市場空間;四是著力推動中國安防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推進安防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國際化應用,鼓勵行業骨干企業采取商品出口、投資并購、戰略合作、本土化運營等方式進入國際市場,提升安防“中國智造”在全球安防市場上的占有率和影響力。
3.技術創新目標
構建立體化、全方位的核心公共安全網和“超連接、大組網、大融合、大應用”的安防體系,促進業務應用的縱深發展。一是在基礎及核心技術層面進行攻關,加強芯片、核心元器件、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技術的研發,研發和應用新一代機器人、防爆、生物特征識別等技術產品;二是著力以“安防云”平臺為方向的一體化技術體系,前端多維感知和融合,后端超大規模存儲,打造城市綜合應用平臺;三是大力推廣新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推動大組網應用技術研究,研究各種細分業務應用場景,深度開發和集成各類技術,增強行業解決方案能力;四是推動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技術應用于安防工程集成及運營服務業,促進可視化技術向非視頻領域的延伸,實現各專業領域之間的融合和互聯互通并實現產業升級。
三、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安防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及困難,需要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或著力解決。
1.產業行業競爭加劇,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國民經濟逐步轉變成“新常態”增長,以及世界經濟復蘇比較緩慢的大形勢下,近年來安防行業增速也由20%以上下降至13%左右,未來幾年預計將進一步下降至10%左右。與此同時,隨著龍頭企業的快速崛起,大型企業在綜合實力、研發能力、議價能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行業競爭的加劇將不可避免帶來行業的重組,一批中小企業面臨生存的考驗。
2.高端技術方面仍較落后,產業升級面臨巨大壓力
由于在核心技術方面與國際大牌企業仍有不少差距,在標準制定、市場定價等方面話語權不高,將會延遲安防產業升級的步伐;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中國安防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報警運營服務市場地域分割狀況比較嚴重,缺少全國性的知名服務品牌;企業普遍分散、規模較小,離發達國家“行業龍頭”的地位還相差甚遠。
3.制約市場秩序的措施不健全,行業管理服務不到位
在系統集成與工程領域,存在明顯的地域性特點,加上企業資質管理不一,造成了制度性的障礙,影響了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在行業管理方面,由于至今沒能實現行業立法,各地管理政策不一致,市場管理不到位,無序競爭仍比較嚴重。
四、未來發展的對策分析
未來五年,中國安防行業仍面臨發展的歷史機遇。在這里提出幾點對策建議及對未來前景的展望:
1.把握好重大新機遇,拓展國內外安防市場
一是平安建設新機遇。十三五”期間仍是我國平安城市新建與改建的重要時期。2015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要“高起點規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和應用工作,提高公共區域視頻監控系統覆蓋密度和建設質量”。2015年5月,國家發改委、中央綜治辦、公安部等9個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建設應用目標,并明確了建設聯網應用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建設的重點、方式等。如“重點公共區域及重點行業、領域的重要部位,視頻監控覆蓋率、聯網率都要達到100%”,視頻監控也將延伸至最基層和欠發達地區。這些都將為安防企業提供很好的發展機遇。
二是智慧城市建設新機遇。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階段,預計“十三五”期間將有1億左右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落戶。目前,住建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已經確定了300多個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十三五”期間將會進一步擴大試點或在部分省市全面推廣。安防技術應用正在越來越多地融入和服務于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技術支撐和社會管理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視頻監控、出入口控制、防盜報警、樓宇對講四大類設備將得到大面積的應用,從而為安防企業拓展市場提供了新的機遇。
三是“一帶一路”及國際需求新機遇。中國政府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沿線國家通過溝通磋商達成了一系列的項目、貿易協定,一些建設項目已獲得了重大進展?!耙粠б宦贰备采w60多個相關國家,安防企業可以利用國內平安建設積累的技術、產品、經驗,將平安城市、行業解決方案推廣到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擴大產品貿易、系統集成工程及相關安保服務。
從國際安防市場需求分析,未來也將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隨著對中國安防產品認可度的提升,許多國家和客戶將進一步為中國企業敞開大門;同時,國際直接投資將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將更為活躍,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絲路基金等國際開放平臺的建立,都將有利于中國安防企業實現“走出去”戰略。
2.高度重視“互聯網+安防”的融合發展,培育安防新業態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將推動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變革及網絡化公共服務模式的創新。在安防領域,要適應和緊跟這種變革。首先要利用“互聯網+”促進智能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和服務型制造的發展,使安防產品制造不僅要滿足行業級的定制需求,還要滿足大量企事業單位及民用安防的定制需求;其次利用“互聯網+”促進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商業架構的轉型,創新豐富多彩的業務和服務模式;第三利用“互聯網+”促進產業融合和大量新業態的形成,促進安防產業鏈的延伸;第四利用“互聯網+”改變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流程,實現去中心化和扁平化以及開放式組織。
3.加強技術創新,力爭實現新的跨越
未來5年,仍將是我國安防行業技術研發快速提高和深入落地應用非常重要的時期,企業應持續加強科技創新的投入,使更多的安防產品邁向高端領域。
一是加強芯片技術的研發。不斷提升集成電路設計水平,豐富具有知識產權(IP)核和設計工具,研發出功能更加強大的數字信號處理芯片、專用集成電路芯片、解決方案片上系統(SOC)、安防專用編解碼芯片等,帶動安防產業實現全面升級。
二是加強大數據技術的研發。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搭建“安防云”和“安全云”技術和服務體系是安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應加強大數據的存儲、整理、數據清洗及數據發掘的技術設備投入;突破大數據核心技術瓶頸,加強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智能技術創新,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知識發現能力和輔助決策能力;大力發展與應用領域業務流程及應用需求深度融合的大數據解決方案,滿足重點行業安防應用需求。
三是加強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研發。未來視頻智能技術將向著人工智能的高級化方向發展,尤其是研發新一代視頻智能分析算法、圖像特征語義化壓縮存儲、海量數據快速檢索,以及任意目標快速比對、關聯、分析等數據挖掘技術。
四是加強集成平臺技術的研發。在未來安防行業,要加強研究和開發適應城市綜合安防管理、運營服務以及安防集成應用的平臺技術,如GIS、可視化技術、聯動技術、物聯網平臺技術、信息與通訊共享及其他關聯技術等。
4.探索安防行業管理新路,實現市場秩序的進一步好轉
一是加強視頻監控有關立法工作,促進和規范視頻監控應用;二是推進行業新型標準化體系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安防行業標準體系,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提升標準的國際化水平。三是做好檢測、認證工作,健全第三方合格評價體系,大力開展安防產品、系統工程自愿性認證(GA認證)工作,發展安防系統工程、服務評價業務;四是著力提高行業協會服務能力,在規劃、標準的制修訂、加強技術改造、提升產品質量、創建品牌等方面發揮引領和促進作用,積極推進行業自律體系建設、規范市場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回顧過去成績可喜,展望未來信心滿懷,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安防行業的美好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