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2月21日消息,陜西省地震局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陜西省防震減災“十三五”專項規劃》?!笆濉逼陂g,陜西省內任何地方發生重大地震,救援隊伍6小時內就能抵達災區開展救援。
按照《規劃》,陜西2020年將實現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務優質高效,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體系效能顯著,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富有活力,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公眾防震減災素質普遍增強,地震災害對全省經濟社會、公共安全、生態環境的影響明顯減輕,防震減災能力基本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陜西省地震局副局長王彩云介紹,《規劃》圍繞全省“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戰略布局,通過提升“地震監測預報、城鄉抗震、地震應急救援、科技創新”四大能力,推進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文化、信息化”四大建設8項任務,提高陜西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水平,為全省經濟與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十三五”期間,陜西將通過實施“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地震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建設、地震應急災情評估及烈度協同快速評定系統建設、地震災情快速獲取系統建設和地震應急指揮環境升級改造四個方面的建設。
陜西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姬建中介紹,將依托武警消防,在漢中、安康、延安、榆林新建4支區域級的基于重型救援裝備的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并為已建成的救援隊完善各類配套裝備。同時,還將建立高精度人口、房屋、經濟、地震地質等多類應急基礎地理數據庫及地震風險評估和地震災情快速評估系統?!笆热魏蔚胤桨l生重大地震,震后1小時內就能給出震災快速評估結果,2小時內給出地震應急救援輔助決策建議,6小時內救援隊伍能抵達災區開展救援?!?/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