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當時才20歲的挪威姑娘托拉(Tora)收到了挪威軍方發給她的一封信,邀請她加入全球第一支完全由女性組成的特種部隊“獵人部隊”(Jegertroppen)。
當時,托拉已經從高中畢業,對成為一名女兵很感興趣。在參加了“武裝部隊開放日”活動后,她很快就向軍方提交了入伍申請,“我一直期待軍隊能給女孩們提供更帶勁的崗位”,托拉如是說。
1985年,挪威和以色列都向女性開放了軍隊戰斗崗位,而在那之前,女性只能在軍中擔任醫療兵、工程師等輔助角色。
雖然目前挪軍女官兵占比已達到10%,但長期以來,特種部隊仍是挪威女性難以企及的“軍中制高點”。這倒不是因為挪軍禁止女性參加特種部隊,而是以往很少有女兵申請,僅有的幾位報名者也由于各種緣故,沒法通過嚴苛的特種兵選拔。
女特種兵的匱乏,嚴重制約了挪威特種部隊的海外行動。比如在阿富汗,按照當地習俗,陌生男性既不能隨便進入民房,也沒法與保守的阿富汗女性交流。有鑒于此,特種部隊招收女兵勢在必行。
為了照顧女兵,挪威特種部隊做出一些“讓步”。比如給女兵“減負”,允許她們攜帶最大60磅(約合27千克)重的背包,而不是男兵88磅(約合40千克)重的背包。
眾所周知,現代軍人戰場負載很大。在阿富汗,一名美軍步兵通常要攜帶70至100磅(約合30至45千克)的武器、裝具和輜重,而這樣的負重有可能導致女兵受傷。
早在10年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就發現,女兵最大負重平均相當于自身體重的58%,而男兵只有40%。攜帶這么沉的大包翻越墻頭時,男兵可以直接把背包扔過去,而女兵則需要自己生拉硬拽或請同伴搭把手。
當然,特種部隊畢竟不同于普通野戰部隊,挪威軍方在選拔和訓練方面,對這些姑娘們可是一定都“不客氣”。317名申請者中,只有包括托拉在內的88名幸運兒通過了初級選拔。
而之后,她們要接受長達10個月的艱苦訓練,課目包括城鎮巷戰、反恐行動、生存技能和敵后潛伏等。托拉說,開展野外生存訓練時,她和戰友們曾經連續幾天吃不上飯,還要餓著肚子執行任務,但她覺得“這事很刺激”。
最終,只有13個姑娘笑到了最后,而其余大部分人都因訓練成績未達標或實在撐不下去而黯然離去。據挪威軍方介紹,這樣高的淘汰率(算上初選的話可達96%)在特種部隊里并不罕見。
事實證明,女特種兵執行任務更有條理,也更細心認真,團隊意識也很強。挪威特種部隊指揮官弗洛德·克里斯托夫森上校就夸獎“獵人部隊”的姑娘們表現優異,尤其在射擊、偵察等方面發揮出高超的技戰術水平。
盡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女性參軍比例在世界各國仍比較低,全球平均水平僅為10%至15%,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女性被禁止加入作戰部隊。
例如,加拿大1989年才放開這一限制,但迄今為止該國作戰部隊的女兵比例也只有3.8%,法軍更低,才1.7%。另據挪威軍方統計,13%的20至24歲女性官兵會退伍另謀職業,而同齡男兵中這一比例還不到8%。
雖然未來面臨諸多挑戰,但作為“獵人部隊”組建以來誕生的首位女教官,現年23歲的托拉信心滿滿,她說自己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希望“(經過我的嚴格訓練)新入伍的女兵能打敗我們”。
圖為挪威女子特種兵在進行野外生存訓練。
圖為挪威女子特種兵在水坑中匍匐前進。
挪威女子特戰隊在研究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