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 id="500q5"></strong>
    <strong id="500q5"><pre id="500q5"><xmp id="500q5"></xmp></pre></strong>
    1. <ruby id="500q5"><table id="500q5"></table></ruby>

        <ruby id="500q5"></ruby>
          1. 技術文章

            消防員化學防護服的應用方法

            2016-02-27   瀏覽次數:18673

            【摘 要】 消防員化學防護服是消防員在處置化學事故時穿著的防護服裝,以防止化學制劑和有毒工業化學品的蒸氣、氣體、液體和微小顆粒等對人體的侵害。本文結合消防部化學事故搶險救援防護的實際,從消防員化學防護服的分類和面料類型出發,提出消防員化學防護服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 消防員 化學防護服 應用方法

            1引言

            消防員化學防護服(CPE)是消防員在處置化學事故時穿著的防護服裝,源于軍用核、生化防護服(NBC),設計的初衷是防止包括化學制劑和有毒工業化學品的蒸氣、氣體、液體和微小顆粒滲透對人體的侵害[1]。它可保護穿著者的頭部、軀干、手臂和腿等部位免受化學品的侵害,不適用于滅火以及處置涉及放射性物品、液化氣體、低溫液體危險物品和爆炸性氣體的事故。

            在處置各類化學事件時,消防戰士面臨的是有毒、有害或者是易燃易爆品、化學品 。很多場合下,消防戰士進入的是未知危險程度的作業環境,需要最高級別的防護。許多化學品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及皮膚都會有直接腐蝕危害作用,或者通過皮膚吸收后對人體產生傷害,或者由于接觸化學品造成皮炎、過敏等病癥。其危害程度可能使消防戰士致病、致殘甚至危及生命。消防員化學防護服裝是消防員處置化學事件時必須穿著的個人防護服裝。因此,消防員化學防護服在消防、緊急救援等民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消防部隊在化學危險品環境中開展滅火和搶險救援作業必備的防護器材。

            目前,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使用或者可能接觸到的化學危險品已經達到800萬種,與復雜的現實情況不相適應的是科學家對絕大多數危險品與人類皮膚直接接觸后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尤其在化學品事故現場,每種化學品所反映的化學特性不盡相同,所采取的應急處置方案也不相同。消防部門在使用選擇化學防護服時還是基于傳統的觀念,不知道應向生產或銷售化學防護服裝的企業要求他們提供有關產品的詳細技術手冊或培訓,熟悉了解化學防護服的特性,選擇、使用、維護保養、檢測的信息,以及配套產品、安全警告信息等。本文從化學防護服的分類和主要性能出發,提出消防員化學防護服的應用方法。

            2消防員化學防護服的分類

            消防員化學防護服種類繁多,分類沒有明確規定[2]。按照面料類型分成有限次使用、重復使用、選擇吸附等三類;按照款式分成分體式、連體式和全封閉式;按照接縫結構分成鎖邊縫合、包縫、超聲波熱熔、防化膠條密封、膠條密封縫線等;按照呼吸器具佩戴方式和類型分成空氣呼吸器內置化學防護服、空氣呼吸器外置化學防護服、長管式呼吸器化學防護服;按照化學品的危險程度,消防員化學防護服裝可分為氣密型防護(一級)和液體噴濺致密型防護(二級)兩個等級。

            GA 770—2008 《消防員化學防護服裝》[3]中明確給出了消防員化學防護服的主要技術性能。其中一級消防員化學防護服裝是消防員在短時間內處置高濃度、強滲透性氣體化學品事件中穿著的化學防護服裝,穿著該套服裝可以進入無氧、缺氧和氨氣、氯氣、煙氣等氣體現場,汽油、丙酮、醋酸乙酯、苯、甲苯等有機介質氣體現場以及硫酸、鹽酸、硝酸、氨水、氫氧化鈉等腐蝕性液體現場進行搶險救援工作。二級消防員化學防護服裝是消防員處置液態化學危險品和腐蝕性物品以及缺氧現場環境下實施救援任務時穿著的化學防護服,為消防員身處含飛濺液體和微粒的環境中提供最低防護等級。能防止液體滲透,但不能防止蒸氣或氣體滲透。

            3消防員化學防護服的面料類型

            最初的防化服材料選用干性油布,隨著高分子材料的發展,逐步改用合成橡膠涂層或塑料薄膜。第一次將活性炭用于防化技術中是在1916年,俄國化學家謝林斯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裝有活性炭的有眼窗的防毒面具。直到20世紀60年代,活性炭涂層織物研制成功,透氣性防化服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各國開始了活性炭在防化服制造中的廣泛應用。目前市場銷售的防護服主要存在有限次使用、重復使用、選擇吸附等三種類型防護服面料,具體見表1。

            表1化學防護服面料類型

            種類

            重復使用服裝

            有限次使用服裝

            選擇吸附服裝

            技術

            由橡膠或熱塑性材料制成

            通常是無紡布/薄膜復合材料

            由活性炭涂層織物制成

            使用次數

            能再次使用或重復使用, 可重復使

            用防護服在再次使用前需要進行徹

            底有效地消除污染,并要進行檢測。

            一定的使用期,受服裝性能的限制,

            可多次穿著, 當受到沾染或損壞后

            應當棄用。

            采用表面和內部含有活性炭或活性

            炭纖維制成的防毒織物, 具有超強

            的吸附性能,可防護多種毒劑(化學、

            生物和核污染)的侵害,無刺激,有

            效期長。

            化學防護性

            高端產品對有限幾種化學品有好的

            防護性, 低端產品往往缺乏數據支持。

            高端產品有針對數百種化學品的防

            滲透數據

            穿著壽命長, 對重大化學武器可多

            次防護;儲存壽命至少 25 年,穿著

            訓練后能洗滌,且不損失防護性能。

            舒適性

            服裝重,容易熱累積。

            輕巧,更舒適,作業效率高。

            透氣性能好,更加舒適。

            物理強度

            強度好,耐撕裂、耐磨,重量高。

            高端產品具有優秀的物理性質和耐

            用性,但低端產品的耐用性較低。

            纖維狀活性炭強度差、不耐洗

            成本和管理

            初期采購成本高, 有維護保養和洗

            消等隱性成本, 可重復使用防化服

            要求正確的儲存、測試及保養。

            初期采購成本較低,沒有洗消、保養

            維護成本。

            初期采購成本高,可重復使用。

            化學品接觸到服裝時,通常利用織物上孔穿過、分子形式滲透織物兩種方式侵害人體。而有限次使用、重復使用兩種面料主要采用隔離的方式來進行防護,不能有效地使人體產生的汗液和熱量向外散發,不適于長時間進行各種滅火救援行動的官兵使用。選擇吸附型面料依靠防油—吸附或鋪展—防液滲透—吸附的防毒機理,使防化服在防毒的同時準許人體產生的汗液蒸氣和熱量向外散發,既滿足防護性能要求又滿足穿著舒適性的要求[4]。

            4化學防護服的選用方法

            4.1災害現場防護等級判斷方法

            (1)消防救援人員在接到出警任務后,在趕往事故現場的途中應向調度指揮中心詢問清楚危害品的種類,確定其危害特性,以便及早做好處置預案和救援人員的防護等級。

            (2)到達現場后在沒確定具體化學品的性質時,偵察人員應選擇最高級防護(一級防護) 進行偵察,根據泄漏情況及時、恰當地劃定警戒區。同時可通過詢問知情人員或駕駛員/押運員(一般危險貨物運輸車有倆人組成,一名為司機一名為押運人員,押運人員一般都對本車拉運的化學危險品的品類、危險特性、處置方法都有所了解)確定化學品的性質。

            (3)通過化學品的標志圖案或聯合國編號查閱相關手冊確定化學品的性質。

            (4)查找車身上的危險品信號(告示牌、兩側的噴涂標記“毒”“爆”字樣)。

            (5)通過查閱隨車文件(運輸單證、運單、危險貨物鑒定表)等。

            (6)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產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7)產品包裝上的信息(化學品安全標簽)。

            4.2選擇合適化學防護服的方法

            (1)依據相關信息判斷有毒化學品的種類、性質和數量(尤其要確定其毒性、腐蝕性和揮發性等特性),根據災害現場防護等級判斷方法確定災害等級,從而確定化學防護服穿戴的環境,需要保護人體部位,選擇佩戴的防護器具,具體見表2。

            表2災害現場應佩戴的防護器具

            災害等級

            穿戴環境

            保護部位

            佩戴防護器具

            A

            (1)空氣中濃度達到對生命或健康立即產生危害,通過

            皮膚進入

            (2)極 有可能濺到 ,浸入或暴露于意外的化學物 ,對皮

            膚有損傷或能通過皮膚吸收

            (3)現場通風條件差,氣體或高蒸氣壓的液體對皮膚有害

            (4)易燃物質環境,現場可燃氣體環境可控制

            皮 膚 、 眼

            睛、呼吸系

            防護

            (1)提供呼吸氣體 (佩戴空氣呼吸器或長管式

            呼吸器)

            (2)全密封化學防護服

            (3)雙重抗化學物質手套

            (4)防切割手套

            (5)抗化學物質的長靴

            (6)可選頭部和聽力防護

            B

            (1)在該空氣呼吸時,空氣中濃度達到對生命或健康立

            即產生危害

            (2)對皮膚無害環境(含經皮膚吸收)

            (3)缺氧環境

            (4)接觸性質和濃度已知的物質

            (5)進入未知環境的最低保護級別,需要和空氣檢測設

            備一起使用

            (6)采用連體服時需要確認外露裝備不需要防護

            皮 膚 、 眼

            睛、呼吸系

            防護

            (1)提供呼吸氣體 (佩戴空氣呼吸器或長管式

            呼吸器)

            (2)防化學物質、防濺服裝

            (3)內部和外部化學手套

            (4)抗化學物質長靴

            (5)可選頭部和聽力防護

            C

            (1)化學污染物不會對暴露的皮膚造成損害

            (2)氧氣濃度為 19.5%~23.5%

            (3)化學物已知

            (4)空氣中有害物質在呼吸防護因子控制范圍

            皮膚、液體

            濺 出 防 護

            和 低 級 別

            呼吸防護

            (1)空氣凈化呼吸器(防毒面罩等)

            (2)抗化學物質衣服

            (3)內部和外部化學手套

            (4)抗化學物質長靴

            (5)可選頭部和聽力防護

            D

            (1)大氣中無已知有害氣體

            (2)工作中無液體飛濺,無侵入液體或接觸任何有害化

            學物質的可能

            無 呼 吸 防

            護、輕微皮

            防護

            (1)服裝

            (2)化學手套

            (3)化學長靴

            (4)安全眼鏡或風鏡

            (2)確定化學防護服的類型。根據表1中三種類型防護面料特性,確定化學防護服的類型。

            (3)確定面料的防護性能。這里主要考慮防化服的物理強度(拉抻、撕破、頂破強度)和化學防護性(穿透、滲透性能)。

            (4)確定防護服裝的設計。這里主要考慮防化服的款式、接縫方式和尺寸等問題。

            5化學防護服的使用主要事項

            穿著人員使用前應了解一級消防員化學防護服裝使用范圍。穿著過程中必須有人幫助才能完成。脫卸過程必須由輔助人員協助和監護。穿著人員需經訓練,熟悉穿著、脫卸及使用要點。使用中,服裝不得與火焰以及熔化物直接接觸;不得與尖銳物接觸,避免扎破、損壞。使用前必須進行下列檢查:

            (1)手套和膠靴安裝是否正確;

            (2)服裝里外是否被污染;

            (3)服裝面料和連接部位是否有孔洞、破裂;

            (4)密封拉鏈操作是否正常,滑動狀態是否良好;

            (5)超壓排氣閥是否損壞,膜片工作是否正常;

            (6)視窗是否損壞,是否涂上保明液(涂保明液的視窗應不上霧);

            (7)整套服裝氣密性是否良好。

            二級消防員化學防護服裝不得與火焰及熔化物直接接觸。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服裝有無破損,如有破損,嚴禁使用。使用時,必須注意頭罩與面具的面罩緊密配合,頸扣帶、胸部的大白扣必須扣緊,以保證頸部、胸部氣密。腰帶必須收緊,以減少運動時的“風箱效應”。

            上一篇: 淺析多波段光源原理以及在痕跡檢驗當中的應用

            下一篇: 低光照環境下戰術照明與手電武器操控技術綜述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_秋霞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_国产偷窥熟女精品_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
          2. <strong id="500q5"></strong>
            <strong id="500q5"><pre id="500q5"><xmp id="500q5"></xmp></pre></strong>
            1. <ruby id="500q5"><table id="500q5"></table></ruby>

                <ruby id="500q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