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涼山州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4月5日12時44分,接涼山州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報告,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森林火災火燒跡地內僅剩的3個煙點處理完畢,整個火場得到全面控制,已無蔓延危險,火場總過火面積約20公頃。經前方指揮部研判,決定銷號。
4月5日下午,四川省森林公安局和涼山州森林公安局確認,木里森林火災原因確認為雷擊起火。
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3月31日凌晨,接到滅火指令的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派出41名消防指戰員,趕往木里火場滅火。
據央視新聞,3月31日下午,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截至目前,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發生的森林火災,導致包括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4名地方撲火人員在內的31人犧牲。
一場山火,帶走了31位逆火英雄的生命,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森林火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而我國消防領域裝備,尤其是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成了此次火災留下的反思問題之一。
根據原公安部消防局2015年1月5日印發的《消防產品目錄(2015年修訂本)》顯示,消防員防護裝備包括消防頭盔、消防員滅火防護頭套、消防手套、消防員滅火防護靴、搶險救援靴、消防指揮服、消防員滅火防護服、消防員降溫背心、消防用防墜落裝備、消防員呼救器、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正壓式消防氧氣呼吸器、消防員方位燈、消防腰斧等19種。不過,部分種類的設備是以工具組的形式統稱。譬如,消防用防墜落設備中又包括消防安全腰帶、下降器、安全繩、安全鉤、抓繩器等;消防腰斧則往往納入破拆工具組。
但我國消防裝備領域存在諸多問題,特別值得關注。
防護裝備標準不一
從事滅火救援指揮理論與方法、滅火救援技戰術方法等研究工作的中國人民警察大學消防指揮系教授張慶利,在他2018年9月發表的公開文章中指出,在整個應急救援體系中,應急救援裝備體系具有支撐和保障作用。目前,我國的應急救援裝備種類繁多,但裝備的標準相對較少。
就行業標準方面,張慶利表示,以消防裝備體系為例,9大類125 種搶險救援裝備中,僅有9 種裝備具有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其余116種偵檢、警戒、破拆、救生、堵漏等搶險救援器材裝備均無標準。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現有的關于消防裝備的標準文件,源于不同的機構單位。
例如,關于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的標準,公安部曾在2013年1月10日批準發布兩項強制性公共安全行業標準:《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配備標準》(GA621-2013);《消防特勤隊(站)裝備配備標準》(GA622-2013)。
關于消防應急救援裝備,則是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標準委”)主導發布。2015年12月31日,國家標準委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消防應急救援裝備手動破拆工具通用技術條件》《消防應急救援裝備破拆機具通用技術條件》兩個標準文件。這兩個標準文件的歸口單位為全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公開資料顯示,全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1988年成立的全國性消防標準化工作機構,該委員會下設有包括消防員防護裝備分技術委員會在內的4個分委會。目前,該委員會秘書處設在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負責日常工作以及本專業標準化領域的有關技術歸口和協調工作。
一位資深標準化研究專家告訴記者,從國際慣例來講,標準一般是由行業專家與利益相關方共同協商的產物,行業主管部門的責任是制定法規,而不是直接制定標準。但在我國現行機制下,行業相關的標準都是由歸口部門管,標準化研究部門基本沒有人介入。由于業務交叉,各個部門都爭奪制定行業管理標準,標準化主管部門又協調不了,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現標準重復交叉,甚至標準“打架”等現象。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配備標準的不統一,使得部分消防防護裝備生產廠家采取多重標準并舉的生產策略。
江蘇一家消防服生產企業市場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企業所提供的消防員個人防護服均按照國家標準生產。不過,記者注意到,這家企業同時還生產歐洲標準及美國標準的消防服。上述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企業生產、技術投入等均按訂單要求,其工廠產品還銷往美國、歐洲等地區,都是按照國外標準“來的”。
公安消防部隊南京士官學校教授李夢雅曾公開指出,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的使用和管理現狀令人堪憂?!跋啦筷犉鞑难b備采購相對不規范,資源浪費的現象普遍存在;競價采購組織不夠嚴謹,沒有固定的監管組織;采購、驗收工作脫節,供應商監管不到位,裝備質量和售后服務難以保證。廠家惡性競爭、產品質量不過關、廠家培訓質量不高等問題比比皆是?!崩顗粞耪f道。
另外,河北張家口消防支隊防火處驗收科的專家崔一飛也表示,對于消防部隊裝備采購,很多地方存在標準不統一的情況。比如,上海采購舉高消防車,數值為100m,而其他地方數值為101m。
防護裝備配置分散
據李夢雅介紹,在我國現行消防管理體制下,消防員的個人防護裝備一般是統一購買配發。各個消防總隊裝備處監督各地市級消防支隊,借助政府采購服務中心通過招投標形式向裝備生產廠家采購。之后,再由消防支隊將個人防護裝備配發給各基層消防中隊。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四川省某消防中隊消防員處了解到,該消防中隊的裝備大多數由上級部門配發。如果消防中隊對一些特殊救援裝備有需求,往往需要上報主管支隊審批。
根據公安部2013年發布的《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配備標準》(GA621-2013)要求,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按照防護功能分為消防員軀體防護類裝備、呼吸保護類裝備和隨身攜帶類裝備等三類。各類裝備應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以及相應的市場準入規則。
值得注意的是,《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配備標準》中關于防護裝備配備種類的性能中,允許消防部門根據需要靈活選擇。例如消防員隨身攜帶類裝備中的“消防腰斧”,主要用于滅火救援時手動破拆非帶電障礙物,相關標準要求“消防腰斧”的技術性能符合GA630的要求,但同時要求“優先配備多功能消防腰斧”。
實際上,各地消防機構的消防員裝備配備不盡相同。采購單位既有消防部門,也有縣級林業局。
根據四川政府采購網公示信息,2018年5月22日發布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公安消防大隊消防裝備第二次采購項目公開招標采購公告》顯示,此次招標采購項目中有“多功能破拆工具組”,包括液壓剪切鉗、液壓擴張鉗、液壓頂桿等救援工具,采購人為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公安消防大隊。2019年1月23日發布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林業局森林消防物資采購項目公開招標采購公告》顯示,招標采購項目中有“組合工具”,包括斧頭、砍刀、手鋸、打火頭、鍬、二節工具桿、五齒耙、迷彩工具包8 件,采購人為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林業局。
崔一飛在公開發表的論文中直言:“我國消防裝備的配置缺乏統一性與通用性,裝備采購混亂,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數量少?!?/span>
他舉例稱,一部分地區沒有考慮消防裝備的實際,積極引入高科技設備,而有一些單位僅僅符合配備要求,具備五大件,但是個人防護裝備數量很少,如防化服、防化手套、避火服、防爆服、空氣呼吸器等,甚至有些裝備陳舊、老化、損壞,達不到大規模進行火災撲救工作的需要。對于一些基層部隊,不重視消防裝備管理與建設,不能很好地認清消防裝備的發展趨勢,在裝備的配置上缺乏科學性,消防裝備變得雜亂無章,結構欠合理。
記者從上述四川省某消防中隊消防員處了解到,消防員的基礎裝備主要分為滅火戰斗和搶險救援兩類。每一類下細分了很多種戰斗情況,由于火場千變萬化,搶險救援種類很多,消防員需要穿戴不同的戰斗服。一般在消防員抵達火場后,也會根據不同的分工,佩帶不同的裝備。